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1.jpg

       「台灣歷史博物館」是我極力推薦給爸媽的景點,畢竟台南大部分的古蹟我們家都去過了,所以這次走宗教之旅。因為上一次去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爸媽看得津津有味,我覺得台灣歷史博物館做的範圍更大,更精緻,所以把爸媽拐來,果然,我們最後逛了三個多小時才離開。

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2.jpg

睽違兩年,我又再次到「台灣歷史博物館」一遊,若說兩年前與現在的差別,主要的二樓常態展覽不變,維繫得很好,每個塑像依舊跟新的一樣,忍不住要為台灣人的素質感到驕傲。

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3.jpg

其實二樓的常態展是有時間順序的方向導覽,只是當天遇到國中生校外教學,人滿為患,我們只好挑當下比較沒有人的展區參觀,真心推薦非假日前來,觀賞的品質會更好。

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4.jpg

       三樓的特展,剛好遇到棒球展與王爺信仰展,可能是二樓的展區都看過的,這次吸引我的反而是三樓的特展,我家爸爸與兩個弟弟都是棒球迷,這次的棒球特展可是讓他們三人都看得很開心。而王爺信仰的展覽,讓我感受到台灣宗教的力量,我真心的覺得,宗教之於國家是很重要的,無論是什麼宗教,因為大多數的宗教都是勸人向善,也因為這股善的力量,才讓社會和諧美滿,因為內心有所依托,所以安穩。

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5.jpg

《台灣歷史博物館》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30分)。

館址: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

全票80元,小客車停車40/

http://www.nmth.gov.tw/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永康交流道(往臺南市方向)中正北路永安路(過永安橋後,路名改為「長和路」)過東和橋臺史博。 (8分鐘)

台南《正統鹿耳門天后宮》1.jpg

      下一站則是讓爸媽去一次後嘖嘖稱奇的《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理由是第一次看到媽祖廟大成這樣,所以說什麼都要拉著沒有去過的弟弟去瞧瞧。

台南《正統鹿耳門天后宮》2.jpg

       聖母廟的建築格局,主要是三棟主殿,兩側有廂房,主殿與廂房之間各有迴廊穿梭與各樓層間。每一間都是金碧輝煌、雕梁畫棟,極富藝術與文化價值。尤其是殿閣的後面都有浮雕壁畫,栩栩如生,值得一看。

台南《正統鹿耳門天后宮》3.jpg

       時間有限之下,沒有去另一間「鹿耳門天后宮」,這兩間可是數十年來對於自己的「正統」鹿耳門媽祖廟的名稱爭論不休。鹿耳門媽祖廟始於1661年鄭成功率軍入台,攻下熱蘭遮城,感念媽祖於海上行軍時的幫助,讓大軍平安登台,所以建了媽祖廟,奉拜請自湄州的隨艦媽祖。而後曾文溪遇洪水改道,原本的媽祖廟被沖毀,相關的遺物在「鹿耳門天后宮」和「土城聖母廟」附近被發現,進而開始長年來的爭論。

台南《正統鹿耳門天后宮》4.jpg

       個人是覺得膜拜之心虔誠即可,媽祖娘娘都能感知到的。

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地址:台南市安南區城安路160

台南《南鯤鯓代天府》1.jpg

       從正統鹿耳門天后宮往北,會行經南鯤鯓,說到南鯤鯓就不得不提台灣五府千歲信仰的中心,也是王爺信仰的總廟「南鯤鯓代天府」,俗稱南鯤鯓廟、南鯤鯓王爺宮。也是台灣廟宇建築的代表之一,尤其是規模的壯觀。

台南《南鯤鯓代天府》2.jpg

       南鯤鯓代天府是國家二級古蹟,廟宇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從一進門的廟前廣場的開闊就可得到這間廟的規模,門口的五府千歲旗與萬善爺旗很醒目。相傳於明朝末年,有王船漂流至臺南北門南鯤鯓沙汕附近,其中船內奉有傳說為跟隨唐高祖李淵討隋建唐的開國功臣(相傳其名諱為李大亮、池夢彪、吳孝寬、朱叔裕、范承業,其中已知僅有李王於新唐書、舊唐書之中有其列傳與史料記載)等五王神像及中軍府神像,被漁民迎接後而建草寮供奉。後因神蹟顯赫廣布流傳,被當地信徒倡議建廟,於永曆十六年(1662年)初期創建落成,而稱為「南鯤鯓廟」,又呼為「開基廟」,風水上稱為「浮水金獅活穴」。後因南鯤鯓沙汕淹沒衝毀,居民信眾決定遷徙,再重建神廟。改擇於北門地區槺榔山建廟,該地據傳於風水學上稱為「虎穴」。

台南《南鯤鯓代天府》3.jpg

台南《南鯤鯓代天府》4.jpg

       南鯤鯓代天府的八角龍柱、蜘蛛結網亭(藻井)都精緻到令人咋舌,我最喜歡是左右兩側走廊的藻井,繪有四條形色各異的龍,爸媽說去年來的時候還在維護中,這次我能看到是幸運。

台南《南鯤鯓代天府》6.jpg 台南《南鯤鯓代天府》5.jpg

       南鯤鯓代天府內另外有分內外區域,由許多跟紅色柱子作為劃分區,內為信眾參拜區,外則是進香團停留的區域。當天也遇有進香團來參拜,炮竹響徹,隊伍也很浩大,可見其香火鼎盛。

《南鯤鯓代天府》

地址:臺南市北門區鯤江里976

http://www.nkstemple.org.tw/2010/index.htm

雲林《北港朝天宮》1.jpg

       北港朝天宮,是我嚮往已久想要去的寺廟,起因是久逝的阿婆每年都會跟隨進香團在過年期間到北港進香,因為有對阿婆的記憶,所以北港朝天宮對我來說有不一樣的意義。這次硬要爸爸排入行程中。

雲林《北港朝天宮》2.jpg

       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和尚從中國大陸福建省湄洲天后宮移駕一尊由宋代所雕塑的軟身媽祖神像至臺灣,因此北港朝天宮至今保有全國媽祖廟唯一以佛教進行祭祀儀典的傳統。朝天宮建於1700年,而後多次擴建,直至1905年遇地震震毀建築,經由多方募款重建。

雲林《北港朝天宮》3.jpg

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的信仰禮俗中,在2008年被指定為「台灣文化資產」之民俗類後,並與台東炸寒單、鹽水蜂炮並稱為「台灣三大炮」。在迎媽祖的當天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將會伴隨著北港花燈藝閣來遊行。俗話說「三月瘋媽祖」,我們去的時候算是農曆二月底,但進香的車潮與人潮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所有進香團的遊覽車都需要停在外圍,進香的群眾則需要排隊,無論神階都需要遵循隊伍。親眼所見,從北港朝天宮開始往前望去,進香的人群一路排到北港大橋,且還看不到盡頭,算是我第一次親眼所見最長的進香隊伍。可見北港媽祖的靈驗,以及大家的誠心。

雲林《北港朝天宮》4.jpg

而我也因為遇到如此龐大的進香隊伍,根本擠不太進去北港朝天宮內參觀,只能盡力的前進到媽祖神像前誠心參拜後盡速退出。

《北港朝天宮》建於1700年,國定古蹟

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

http://www.matsu.org.tw/index2.aspx

雲林北港《老受鴨肉飯》.jpg

       當然,到了北港也要吃吃北港小吃,除了被遊客擠爆的日香珍狀元喜餅,這次選定的是「老受鴨肉飯」。創立於民國49年的老受鴨肉飯,可是經營超過50年的老店。另一間與其比拚的就是「福安鴨肉」。我們其實是先到福安,只是人潮過多,當天有很熱,福安的桌椅是露天的,頂多有個遮陽棚,所以就被爸爸PASS。直到繼續走看到老受鴨肉飯,有店面,門口看進去也很多人,店家看到我們就先招呼,請我們往後走,沒想到跨過一個類似中庭,後面還有座位區。重點,冷氣跟電風扇都有。

雲林北港《老受鴨肉飯》1.jpg

           我們點了鴨肉飯(小碗20/大碗30)、鴨肉切盤(大盤120)、鴨血糕(20)、鴨下水湯(中碗60)。鴨肉飯其實還不錯,但是當我吃過新竹城隍廟的鴨香飯後,我覺得北港這間輸了,可能是少了很濃的鴨油味與胡椒香。

雲林北港《老受鴨肉飯》3.jpg

        鴨血糕太硬,今天最低分。值得稱讚的是鴨下水湯,夠新鮮,湯頭也很美味。

雲林北港《老受鴨肉飯》2.jpg

        鴨肉切盤的鴨肉本身好吃。這次的兩天一夜宗教之旅,就在這邊畫下句點,以興趣的朋友可以追隨一下我們的進香路線。

《老受鴨肉飯》

地址: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 104

時間:10:30~19:00


arrow
arrow

    Car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